赌红眼的村主任骗得巨款百万通讯员 张斌 任长荣 本报记者 朱兰英
温州瓯海区一名村主任利用手中的职权便利和投资者想征地共同开发建设的迫切心理,4年间,先后3次以征地费用的名义骗取现金120万,而他所骗取的金钱大部分挥霍在赌场里。4月22日,金某被温州市瓯海区公安分局移交检察机关提起诉讼。
搭“暗股”,村主任想拿安置宅基地搞开发 金某在村民看来曾是一名很有作为的村干部。34岁的他防暴武警出生,退伍后办起了自己的鞋底加工厂,还利用业余时间拿到了大专文凭。2000年,年轻有为的金某被选举为欧海区三垟乡某村委会主任。然而,金某的聪明才智并没有用到正道上。 2001年初,金某在一次朋友宴席上认识了搞工程的鹿城区人邵某。当得知金是村主任时,一直在寻找项目开发的邵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闲聊中,金某称:他们村有15间农民劳力安置房宅基地指标正在报审批,因村里缺少资金,如果邵某能出资帮助缴纳安置房的有关费用,那么就由村委会出面办理土地手续,办结后由邵某投资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而金某将以个人入“暗股”的形式与邵某共同分红。 有土地,又有村主任的“暗股”,邵某觉得这是一桩很不错的买卖。他和金某经过几次商量切磋,达成协议:2001年1月13日邵某交给金某人民币15万元,用于先期的“跑关系”费用。当时,收到钱的金某采取了收入不入账的方式以村委会的名义给邵某出具了收款收据。而这一切,金某所在的村委会毫不知情。 此后一段时间,金某也曾用心托人四处“跑关系”,但忙活了一年竟毫无进展。眼看钱已花得差不多了,金某又不敢告诉邵某实情,2002年下半年,金某给自己鞋底加工厂办理的贷款到期,由于无钱还贷,8月30日,金某又继续以须缴纳规划费用为名,从邵某处拿走了现金19万元,并将其中8万元钱用以归还贷款。而此时的邵某信以为真,还以为事情有了进展,对金某给他出具的“白条子”也毫不介意。
赌场豪赌,一年输了200万 转眼到了2003年,金某看到身边的一些朋友如此痴迷于赌博,便也心痒难耐。7月份的一天,金某跟随朋友来到了南白象附近的一个山头,第一次面对着如此庞大的赌博现场,金某看得目瞪口呆,异常刺激,便跟着朋友开始压注,没想到一场赌博下来,他竟赢了几万元。 初尝甜头的金某做梦也没有想到仅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竟然可以赚来巨款,赌欲便一发不可收拾,隔三岔五地前往各个赌博窝点豪赌。 一段时间下来,金某很快验证了“十赌九输”的那句老话,输掉了100来万看着越积越多的赌债,输红了眼的金某只好向赌徒们借来高利贷用于翻本,可他没料到赌博本身就是个无法填充的无底洞,不管他借了多少钱,依然是血本无归,不到一年的功夫竟输了200多万元。 正当金某歇斯底里地想着翻本的时候,在一次赌博中,他被温州市鹿城警方当场抓获,并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罚款4万元。2004年11月份,他被免去了村委会主任职务。 赌徒们开始向他逼还赌债,经常一大帮人带着刀棍到他家捣砸、威胁。面对着穷凶极恶的赌徒们,金某无计可施,开始变卖家产。由于近年来,一直迷恋于赌博,他经营的鞋底厂也早已濒临倒闭,无奈之下只好折价转让给了他人,但到手的现金也是杯水车薪。金某又不得不卖掉了居住的两间三层楼房和轿车,身无分文地带着妻子、儿子搬到父母的老房子。虽然金某变卖家产、多方筹集了100多万,但离赌债的缺口还是很大。
面对赌债,他再一次选择诈骗 就在金某疯狂豪赌期间,邵某对其赌博行为竟然毫不知情,就连金某被判缓刑的情况也不知晓,期间邵某也多次催问土地征用的进展情况,但金某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说手续尚未办好,还需一些时日。 2004年初,被赌徒逼得黔驴技穷的金某心生一计,再次找到了邵某,称三垟乡作为温州市的生态湿地,市里已明令禁止在其范围内再建造房屋,而自己已通过疏通关系,将村里的宅基地指标调剂到隔壁乙村,共同开发建设已经有了眉目。 为了使自己的骗局更具有真实性,金某找到了一张以前工作中私自截留下来的盖有“三垟乡人民政府”公章的空白便签,模仿乡政府的名义,伪造了一份“调拨书”称,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民住房实际困难,经两个村委会协商,将金某所在村的宅基指标调剂到乙村,有关征地事宜由乙村帮助完成。 看到这样一份调拨书,一门心思只想开发建设的邵某又一次信以为真。2004年4月至6月期间,邵某先后3次给了金某现金86万元。金某又故伎重演,私自取用了盖有乙村公章的本来用于收缴垃圾费的空白收据,凭空捏造出乙村的财务人员“徐某”、“张某”,给邵某出具了3份盖有乙村村委会印章的收款收据,称此笔款项已交到乙村。 直至2004年11月份,金某在选举中被村民免去了村委会主任职务,一直蒙在鼓里的邵某才如梦初醒。但到了2004年底,金某只陆续退还了邵某现金34万元。 面对无力偿还巨款又刻意躲避自己的金某,受害人邵某于2005年底向公安机关报案。2006年2月11日,瓯海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经过布控将金某抓获,并以涉嫌合同诈骗将其依法刑事拘留。
记者手记:又是一起因赌博引发的案件,从一名村委会主任变成阶下囚,从家产万贯到身无分文,赌博不仅将人性贪婪的本性挥发得淋漓尽致,更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从2001年开始,在长达4年的时间,金某用着并不聪明的骗术,再三骗到巨额现金,这充分暴露出邵某等所谓的投资开发商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态。与此同时,此案也暴露出村级组织的财务管理、票据使用等制度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薄弱环节,金某毫不费力地搞到空白的便签和收款收据,甚至多次以村委会的名义与邵某协商开发村级土地,而村委会的其他人员竟然一概不知,这也不得不让人深思。
|